当前位置: 首页>>文明创建>>正文
【文明聚焦】我校召开全校干部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2019-11-11 17:37  

116日下午,我校在文博楼二楼报告厅召开全校干部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和国家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精神,全体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文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传媒学院教师代表参加大会。校长黑建敏主持会议。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魏光峰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刘永革,历史与文博学院院长郭旭东,文学院院长解国旺,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陈志强依次作大会交流发言。

校党委书记纪多辙传达了座谈会精神,并代表学校党委向校内从事甲骨学研究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纪多辙指出,贺信格局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十分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为甲骨文的研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此次我校四位代表应邀参加座谈会,是对我校甲骨文研究工作的肯定、鼓励,作为甲骨文故乡的学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落实精神的重任。

就学习贯彻落实座谈会精神,纪多辙强调,一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精神。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使命感,自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将其转化为推动和深化甲骨文研究,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动力。二要以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为契机,加强甲骨文研究工作,争取明年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突破,为实现学校“两高两突破”战略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三要深化甲骨文研究。第一,建设一流科研平台,加强“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涵建设,把实验室建成一流学术平台,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把我校建成全国重要的甲骨文研究基地,建成具有中国气派、安师风格的优势特色学科;第二,培养专门人才,要加大对甲骨学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确保后继有人,有针对性地引进师资、开设课程,彰显内涵特色,推动学校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申报,进一步把我校建成国家古文字学人才培养基地;第三,搞好科普工作,要筹建甲骨文艺术中心,推进甲骨文的活化利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更立体展示甲骨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讲好甲骨文故事,办好《殷都学刊》,把我校建成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第四,建立协同联合管理机制,分工协作、形成合力,为甲骨文研究提供支撑条件和完善服务。四要坚持 “四个服务”, 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特殊需求,以“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的建设为典型案例,推动科研工作转方式,汇聚力量,凝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科研方向和学术团队,积极适应学校办学格局由本科教育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并重的转型。

最后,纪多辙强调,甲骨文既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全校上下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贺信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发扬老一辈学人的家国情怀和优良学风,传承中华基因,增强文化自信,努力打造甲骨文研究这张亮丽的学校名片,奋力实现“两高两突破”战略任务,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特殊关怀,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黑建敏在主持会议时要求,一是要深化学习,提高认识。充分认识甲骨文对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维护我国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所具有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贡献。二是要乘势而上,抢抓机遇。学校有关部门要强化组织协调,健全多学科协同工作机制,加强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各相关学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甲骨文研究做文章、下功夫,切实加大科研攻关力度。三是要找准定位,主动融入。各相关学院要结合专业特点,找准切入点,准确定位,主动融入,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开展甲骨文艺术创造、文化创意和科学普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增进文化自信,充分彰显甲骨文的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

关闭窗口